Web3创业者面临的Token发行风险与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潜在隐患
比特派钱包官网 2025年2月20日 14:17:26 比特派钱包官网 1
在 Web3 热潮的背景下,项目方原本应当把精力聚焦在创新发展方面。可是,他们却时常遭遇交易所通过各种方式来“薅羊毛”的状况。这其中所蕴含的问题,值得人们进行深入的思索。
上币附加要求
交易所通常会向项目方收取基本的上币费用,而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交易所还规定项目方需提供一定数量的 Token 作为做市保证金。比如,国内有一个新兴的 Web3 项目,在去年希望登上某知名的海外交易所,它不仅缴纳了数额较大的上币费,还被要求拿出其 1%的 Token 当作保证金。这样一来,项目方的资金受到了限制,发展的压力也大大增加了。
中心化交易所弊端
CEX 是一家中心化公司,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其数据情况不透明;其二,内部人员可以随意进行操作,进而引发利益冲突。例如在 2022 年的某一家大型中心化交易所里,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挪用用户资金去进行个人投资,这使得用户遭受了大量损失,充分体现了其内幕操作以及数据不透明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制造虚假交易量
一些交易所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连散户都没放过。他们让员工或关联方进行大量买卖操作,借此制造虚假交易量,以吸引散户进入市场。从区块链透明性研究所的报告可知,在全球前 25 大交易所中,超过 80%的交易量为虚假的。就像某个地方的一家小交易所一样,通过虚假交易营造出了很火爆的景象。那些不了解实情的散户纷纷进入,最后都被牢牢套住了。
数据操控乱象
交易所常在自己的地盘上凭借后台权限修改交易数据,以此对 Token 的表现产生影响。市场波动大时,他们会制造假象,进而诱导投资者。近期,某一个上币的新项目被怀疑是交易所在操控价格,连续多日数据出现异常,投资者遭受惨重损失,这种数据操控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提前交易获利
交易所员工或其关联人员能提前知晓市场动向,进而进行买卖操作获取利益。去年某虚拟币项目利好消息传出前,有交易所关联方提前大量购入该虚拟币,消息公布后,他们又高价卖出,赚取了超额利润,这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高频交易套利风险
很多交易所利用自家交易团队或做市服务商所拥有的高频交易技术进行套利。在加密货币市场曾出现剧烈波动的那一次,某交易所的高频交易算法促使产生了大量买卖单,导致价格出现极端波动,许多投资者来不及做出应对。
项目方该如何应对交易所的这些“薅羊毛”手段?大家是否有好办法?赶紧点赞、分享并留言来展开讨论。
比特派提供了一个高安全性的钱包功能,用户可以在其中存储各种主流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EOS等。该平台采用了多重签名技术和冷存储等先进技术来增强用户资产的安全性。此外,比特派还支持离线存储解决方案,允许用户将重要的私钥信息保存在没有网络连接的设备上,进一步隔离网络攻击的风险。